這個題目有意思,讓愛閱讀的人檢視今年看了那些書,那幾本是自己喜歡,回味無窮的;看看別人喜歡那些書,那些書引起自己閱讀慾望,錯過了什麼書。 

 

對於看什麼書,挑什麼書看,一向非常認真,尤其漸漸步入中年,對於花時間在那本書上,愈來愈斤斤計較,好像盟軍決定要在那兒登陸,如何進攻一般認真看待,我特地到aNobii書櫃上,叫出我今年看的書,想想我的十大,由於我是文學小說與推理類型的愛好者,精挑細選的,自然都是這兩者,不過喜歡的小說很多,難免有遺漏之珠。 

 

一 卡瓦利和克雷的神奇冒險

 

 卡瓦利與克雷的神奇冒險

 

小說很長,有時沖淡了文字的美,作者麥可.謝朋說起故事,好聽又美麗無匹,讓我感動,故事好,佈局好,文字美。

 

「脫逃」與「夢想」,讓小說閃閃發亮,命運、枷鎖、魔術、看似簡單的漫畫和背後的美夢與曲折,都讓人心醉,幾乎落淚。 

 

如果這個世界是個困局,我們究竟可以逃到哪裡去?

 

如果人生是個困局,我們還能逃到哪裡去?

 

二戰前夕,卡瓦利藉著老魔術師孔恩布魯將傳說中的魔像─泥人,偷運出布拉格的機會,千辛萬苦地逃脫,逃離納粹急欲染指的捷克,逃向紐約的克雷表弟家人,卡瓦利克雷這對表兄弟聯手畫出漫畫『逃脫俠』一炮而紅,橫跨一九三到五年代的故事,包含二戰和美國社會重大事件,嚴肅與通俗,現實與想像,並獲得普立茲文學小說獎,一趟魔幻般的旅程,一本讓我無法忘記的經典小說。

命運可以是各種形式,套在不同的人身上,枷鎖也不拘來處,禁錮每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要應付,有自己的枷鎖,要怎麼逃脫? 老魔術師孔恩布魯說:『不要老想著從哪裡逃,把煩惱留著去擔心往哪裡逃。』。

 

胡迪尼(史上最偉大魔術師、脫逃術師)挑戰被稱為不可能解開的「布萊瑪子姆鋼鎖」,解不開滿頭大汗時,胡迪尼太太送來一杯水。 老魔術師孔恩布魯記錯嗎?鑰匙在水裡嗎? 老魔術師說:『唯有愛,才能解開「布萊瑪子姆鋼鎖」。』,這麼平直的說,顯得陳腔濫調,但在故事情節百轉千迴後,聽起來的滋味,格外感人動聽。

 

英雄,要如何定義?人生的英雄,也許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我想出來的答案,勇敢和命運搏鬥的人是英雄。

心得見:http://bally1018.pixnet.net/blog/post/2630271  

 

二 法蘭西組曲

 法蘭西組曲

這是本來不及寫完的小說,原書計畫寫成五個章節,只完成兩部,作者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 Irene Nemirovsky二戰時身分是猶太裔國人,出生於烏克蘭的首府基輔,他們夫妻倆分別遭到國警方逮捕,死於納粹集中營,身後留下一雙分別為13歲、5歲稚女,大女兒丹妮絲逃亡時始終帶著一只箱子,裡面裝了母親遺留最珍貴的的紀念物:最後的手稿,「遲到半世紀」才與世人見面的《法蘭西組曲》,原汁原味凍結了二戰時光,讓人低迴不已的小說。

小說的靈感來自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並向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致敬,一本包裹殘酷二戰、巴黎逃難時眾生相的小說,小說猶如女性纖細敏感的神經,如溫柔美麗的夜,如月光,如音樂輕輕渲瀉,如穿越時光而來的美女,楚楚動人,小說初期沿襲舊俄小說的傳統,而後轉為法式巴爾札克的筆調,優美無比。

書末附錄的日記和書信,像是偷窺作者如何建構這本小說,有偷窺的罪惡感,但很難能一見,看到作者如何經營小說,鑿釜的痕跡,書寫核心,人物如何發展,一窺作者的內心世界,難能可貴。

 

當德軍佔領巴黎時,所有的人忙著逃出巴黎米俢夫婦被上司拋棄了,他們的座位被迫讓給上司的情婦,他們眼睜睜看著上司載著情婦駛離….. 

他們忍不住相視而笑。 

「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回家吃中飯。」他的太太氣憤地說。 

 

小說從這裡活過來了。

 

 

米俢夫婦顛沛流離後,終於回到巴黎,他們很累了,上樓回家。電梯故障了。 

「最後的考驗。」珍娜苦笑地說。 (爬樓梯,珍娜米俢太太) 

他們找出僅存珍藏的四分之一磅純摩卡咖啡,特別保留到現在,想留在特別的日子裡享用。 

「我們哪裡還能找到更特別的日子呢?莫里斯說。(米俢先生) 

……..,如果戰爭持續下去,往後可能有好一陣子找不到這樣的咖啡了。」 

「再這樣說下去,這咖啡都嘗得到罪惡的滋味了。」莫里斯深深吸了一口從咖啡壺裡漂出來的香氣。

 

歷劫歸來,品嘗一杯咖啡,這樣的對白,美到人心坎裡了。

 

 

佔領國的國青年軍官對國女士說: 

「我堅持您必須了解,這隻狗是一隻國狗。牠是我們在作戰的時候,在諾曼第的一間廢棄農舍發現的,您不會拒絕給同胞(狗)一些草莓吧。」 

後來所有的德國軍人都停止休假,但那隻狗前往慕尼黑休假了。

 

這類對白,添加了好多閱讀樂趣。(笑)

 

三 龍紋身的女孩

 

龍紋身的女孩             玩火的女孩 

 

世界末日在昨天,今天有更嚴重的問題。』,這是書裡某件T恤上的文字。 

 

千禧系列三部曲已經是傳奇和絕響了,不用我多作介紹,全世界都在看,作者寫完本書千禧年三部曲後,意外心臟病發去世,更替本書添加了傳奇色彩,這系列一定是這幾年最能讓堅持正義的推理迷們,徹夜未眠追尋真相的小說(笑)。

 

第一集《龍紋深的女孩》和第二集《玩火的女孩》比較起來,我喜歡《龍紋深的女孩》多一點,原因是《龍紋深的女孩》多了蘊藏古典推理解迷的風格。如果凝視一件藝術品,看得夠久,那你會看出比平常人多很多,一樁疑似小島密室的謀殺案,一場小記者對抗資本家的正義之戰,一段受害女子的復仇之路,一個權貴家族的黑暗歷史,天衣無縫交織成這部精彩絕倫的小說。 初看完,我覺得欠缺靈魂深處深沉的聲音,再次翻閱時,沒有這個問題了,小說很長,四個故事交織,只是沒有辦法全然聚焦的原因罷了。 

 

第二集《玩火的女孩》後半段走向動作片,說到俄國軍事情報單位GRU,似乎說遠了,諜報路線都跑進來(笑),我看到有些人說第二集比第一集好看,閱讀是私密的,充滿不同的樂趣和看法,這些不同,我很喜歡。 

心得見:http://bally1018.pixnet.net/blog/post/1326260

 

四 神秘化身

 

 神秘化身             神秘森林

 

《神秘化身》和《神秘森林》喜歡那一本? 一定又是很有趣的話題。

 

《神秘化身》和第一集《神秘森林》都是性感的小說,性感而纖細,是女性作者才有的細膩筆風,品嚐作者塔娜.法蘭琪文字的精采,在字裡行間不斷變換的風味,不斷挑逗讀者的文學味蕾,別有一翻滋味在心頭,她的小說像一杯紅酒。

 

這回她搭起的舞台忒有意思,拋開情場失意的倒楣小男人羅伯警探,直接書寫在《神秘森林》裡像謎一樣的凱西警探,小說從凱西臥底的往事說起,直覺告訴我,這是讓推理迷血脈噴張的故事………。

小說開始就埋藏了多種可能的發展與伏筆,法蘭琪再次出手不凡,還帶著古典推理解謎的公平和挑戰。

臥底警探接近間諜小說,而間諜小說是推理小說的一脈旁支,身分認同與情感混淆是間諜小說的主要架構。小說裡身分與時空截然不同的轉換,立場的衝突,情感的矛盾,人性的弱點,帶出精采的故事,而且不只是推理小說,已經走進了文學的殿堂。

 

西班牙諺語:「神說,拿走你要的,為它付出代價。」   

 

對年輕人來說,付出代價是多麼容易。  

年輕人要死是多麼容易,一點小事就能讓他們犧牲奮鬥,不惜放棄生命。那是因為他們和世界沒什麼連結,還沒有累積愛情、責任與承諾等等,一切將我們固定在此時此地的人事物,因此可以輕易放下,就像舉起手指一樣簡單。(小說內文) 

 

我們都年輕,或者我們都曾經年輕,但一定付出過代價。 

「蕾西」的代價是生命,有人的代價是自由,有人的代價是理想的幻滅。漸漸不年輕的我反覆想著這句話……。

心得見:http://bally1018.pixnet.net/blog/post/1326660 

 

五 漫長的告別

 

漫長的告別 

 

To say goodbye is to die a little. 道別等於死去一點點

 

向自己心愛的人說再見,需要漫長的時間,愛過的人一定懂,說「漫長的告別」的人們,時間會一點一滴折磨他們的靈魂。

 

光陰使一切變的卑賤、破敗、滿是缺陷。人生的悲劇不在美麗的事物夭亡,而在於變老變賤……。(p308頁)

 

從中產階級的觀點來看,在這個需要政治正確的年代,馬羅(主角)的表現一直很差勁,不向名利看齊,不同流合污。從情感的觀點看,這個經歷了困境和挫折,最後還是不妥協的靈魂,是讓我覺得溫暖和喜歡的,陷入困境苦苦掙扎的,不只是我,只是我感覺馬羅的靈魂變的很孤單。

 

雷蒙.錢德勒(作者)是孤獨的,據說他孤獨的原因是因為娶了一位大他十歲的妻子,我真的很想笑,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一定能完全體會孤獨的滋味,錢德勒曾經逃跑過,後來還是回家乖乖過完他的一生。

 

我喜歡好萊塢的編劇這麼形容錢德勒: 他的每一頁都有閃電。

 

雷蒙.錢德勒就是鼎鼎大名達許.漢密特掀起「美國革命」,開啟冷硬派小說,直接改變推理小說文壇的大人物,在很多老美心中,他是第一名。

心得見:http://bally1018.pixnet.net/blog/post/1314514 

 

六 物理屬於相愛的人

 

 物理屬於相愛的人

 

風動  影搖..... 原來推理小說還可以這麼寫。

 

......看完,不敢相信,又看了一次。

 

物理學家,薩巴斯提昂奧斯丁喋喋爭論不休,里昂被綁架了,同時又沒有被綁架,一件事情可以同時既發生又不發生,探長頭痛欲裂,兩個女人,美可茱莉亞分別出現,警探麗塔史諾菲在另一個宇宙,一切可能發生的事,都在發生,對與錯同時存在,時間空間,平行宇宙,多重世界,謀殺案......。

 

能解釋世界,世界就屬於誰。

 

時間、空間和因果關係,其實都只是看法問題。

 

誰要沿著環廊款步來去,誰便有了明月的鬧意......

 

一本迷人的推理/又不是推理小說,精采的詮釋時間。

心得見:http://bally1018.pixnet.net/blog/post/1808908 

 

七 豐臣公主

 

 豐臣公主

 

從前從前,有一個讀書人赴京趕考,十年寒窗只為這一刻,可是家貧住不起客棧,只能在寺廟裡打尖借宿。 一日借宿於山中寺廟,夜色皎潔,月兒明媚,他想趁著月光多讀點書,不知不覺邊讀書邊往山裡漫步走去,正吟詩賦對好不過癮時,忽然看到旁邊草叢裡有一對發亮的眼睛看著他,說時遲那時快,猛然飛撲過來,他回神一看,竟是頭老虎,他嚇傻了,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想到懷中有一隻毛筆,他趕緊一掏糊裡糊塗地往上一刺,結果竟然把老虎刺死了,太神奇了! 請猜猜刺中老虎哪裡? 這也是一句俚語的由來。

 

……沒錯,刺中老虎的鳥兒,用筆畫老虎的蛋蛋,這是俚語「話虎爛」(台語發音)的由來,簡稱「唬爛」,「話虎爛」的出處。

 

萬城目學「唬爛」的功夫出神入化,捨我其誰,已臻化境。

 

想像力,真的是作家最大的資產,讓平淡無奇的生活崩然瓦解,還哈哈大笑,這就是萬城目學小說的魅力。比起《鴨川荷爾摩》、《鹿男》,《豐臣公主》帶來更大的驚喜,更遼闊的格局,更豐富的人物,更繁複純熟的技巧,閱讀到緊張時,我激動不已,又佩服他能將這些荒誕奇想、漫畫意象、歷史情節、地緣因素,一一擺佈入局,構成這本引人入勝,精彩幽默的奇幻小說。

 

急、急、急,大阪總動員!歷史上的這一刻,大阪全面停擺!然而,全世界沒有人知道這件事,大阪隱藏了四百年驚人的秘密,父與子的生死傳承.....。

 

心得見:http://bally1018.pixnet.net/blog/post/2806919

 

八 大仲馬俱樂部

 

大仲馬俱樂部 

 

這是本融合了歷史、文學知識、魔鬼學、書誌學、驚悚、推理於一身的小說,而且不是像沾醬油般點到而已,在這些知識領域上都達到專家級的水準,讓我閱讀時像挖到寶藏般的驚奇。

 

這是本愛書的人才寫得出來,是文本互渋的寫作,全書沿著大仲馬的《三劍客》平行前進,懸疑推理和魔鬼研究兩條主線相互纏繞,貝雷茲(作者)解剖歷史,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高超的鬥智,一直要到最後一章,答案才揭曉。

 

大仲馬說: 何謂歷史? 就是釘子,用來掛我的小說。(嘿嘿….

 

 

閱讀,是多麼美好的事,沉醉於閱讀是多令人愉悅和嚮往。

 

閱讀,也是多麼孤獨。

 

然而,你的那些書卻是自私的。完全孤寂。………埋首在書堆裡的人根本不需要任何人,而這一點正是讓我害怕的地方。(p273

 

心得見:http://bally1018.pixnet.net/blog/post/1326533 

 

九 歌唱的砂

 

 歌唱的砂

 

這本是約瑟芬.鐵伊的第八本小說,也是最後一本,我頗有日暮途窮之感,當然不必放聲大哭,見暮靄而思歸家,才是我想做的。

 

這本小說的書寫,讓我感覺鐵伊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

 

小說開始,是葛蘭特探長在對抗他的幽閉恐懼症,他坐在關著們的火車臥舖裡,他一直努力克制自己不去開門,如果開門:

 

『那將是對非理性勢力無條件投降』。所以他躺著淌汗,始終不開門………他想,他很自傲自己不曾打開一扇沒什麼理由需要打開的門。

 

度假中的葛蘭特探長,在火車上乍遇一具屍體,唯一的線索是死者寫在報紙上的一首詩:

 

說話的獸,靜止的河,行走的石,歌唱的砂,看守著這道,通往天堂之路。

 

 

附上唐諾大師的說法:

 

閱讀約瑟芬.鐵伊小說的方法及其順序

方法:

 
怎麼讀鐵伊?對台灣讀小說的人而言,有個最簡單的方法--你怎麼讀張愛玲,你大概就可怎麼讀鐵伊。這個方法是台灣當代名小說家、被譽為張派嫡傳的朱天文所建議的。這說明了鐵伊的小說,不只是情節的曲折和破案結局的震撼而已,就像讀張愛玲,你不會只關心故事和書中人物的結局一樣。

張愛玲,你會一字一字讀,一句一句讀,欣賞每個人物,每一句對白,窺探其中的微妙心思和惡意,享受精準而有凝視焦點的景物描摹,並難以言喻的感受到萬事萬物、以及掙扎其中的人們,細膩層次丰盈且無可抗拒的流逝和變化--這裡,小說不再是個「結果如何」的謎題而已,小說是個整體,不是工具,不可分割。

鐵伊的小說,不只是情節的曲折和破案結局的震撼而已。

鐵伊的推理小說,不像英式古典的架空書寫方式,她是那種打開書齋,正面進入社會現實的書寫者,這讓她如福克納所說的,她筆下的生死、失敗的挫傷,感情和背叛,都是有來歷有重量的,而且有著啟示。


我們也建議讀鐵伊小說的人注意書中的格蘭特探長,在強調奇才異能的推理名探世界中,他不是那種「末端放大」的假人,卻是推理小說史上最飽滿的人物,沉靜、聰明、寬容,像個忠誠的老朋友那樣,風雨故人來。


順序:


1.
《時間的女兒》

2.
《法蘭柴思事件》

3.
《萍小姐的主意》

4.
《歌唱的砂》

5.
《一先令蠟燭》

6.
《一張俊美的臉》

7.
《博來法拉先生》

8. 《排隊的人》

心得見:http://bally1018.pixnet.net/blog/post/1314470 

 

十 書中謎

 

書中謎

 

這本小說讓我著迷..........,題材對愛書人來說,真有無比的魔力。

 

書裡,18歲的女孩,在母親過世後,世上再無親人,離開澳洲塔斯馬尼亞島,一個人在陌生的紐約,有舉目無親和屬於18歲的寂寞。

 

她和其他孤獨的人在拱廊書店覓得歇腳之處,下班離開拱廊書店後,她的夜晚要獨自一人面對,在空寂的房間裡,她面對裝著媽媽骨灰的修恩松木盒說:「除了閱讀,別無解救之道。」,開始閱讀……

  

除了閱讀,別無解救之道。

 

書裡的人物,各有各的命運與沉重,關於書中謎,作家梅爾維爾未出版的小說手稿內容,與主角的角色互相呼應。作者身為出版人、作家、澳洲人、居住紐約超過二十年,寫起這個題材遊刃有餘,全書充滿莎士比亞與文學韻味,小格局的書寫,十分溫暖精采,主角這個小女孩的創作,更讓人喜愛。 

 

我想起一段文字,吳爾芙在《普通讀者》:

 

等等,這些人不需要獎賞。

我們這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他們,他們一生愛讀書。

 

 心得見:http://bally1018.pixnet.net/blog/post/1326251

 

十一 荊棘之城

 

荊棘之城

 

『好看』2字,越來越捨不得輕易給出去了,這本小說很『好看』。  

現代推理小說作家,已經很少有人敢挑戰『命運』這個主題,莎拉.華特絲Sarah Waters)這位英國文學博士硬是要得,讓我大呼過癮,而且真的有狄更斯的味道,關懷著下層社會,有文學巨著的架式。  

莎拉.華特絲,以維多利亞三部曲奠定文壇地位(《輕舔絲絨》(Tipping the Velvet)、《華麗的邪惡》 Affinity)、《荊棘之城》(Fingersmith)),她本來就是研究維多利亞時期的學者。

  

紀大偉博士說: 她寫得維多利亞歷史小說既是小說,也是歷史。

 

 她帶我們重回了維多利亞時期.........  

(維多利亞時期,指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期,西元18371901年,文學上漸由浪漫主義轉為寫實主義、帝國文學等。)  

原書名Fingersmith意即小偷扒手,兼有騙子的意思,一個優雅詭譎、神秘錯綜的世界,兩個命運交纏的孤兒,一個邪惡驚悚的秘密,偷龍換鳳,峰迴路轉,布局嚴謹,結構完整,真正令人驚訝的故事!   

小說呈現了維多利亞時期『竊賊文化』,命運的拉扯,懸疑,戲劇張力十足,筆風細膩,並有女同志情誼,我不說太多,怕破梗了。本書並獲得「CWA歷史犯罪類小說匕首獎」。

心得見:http://bally1018.pixnet.net/blog/post/1326584

 

十二 變色龍之影

 

變色龍之影

 

 

米涅.渥特絲的風格,盡在這本她最新的小說裡。   

這是一個有關受傷的故事:    

查爾斯.阿克蘭中尉,指揮「灣刀」裝甲偵搜車遇襲,從伊拉克戰場後送回英國。他不僅半邊臉永久毀容,還瞎了一隻眼睛,個性也有了轉變.........,同時倫敦發生了三起謀殺案........ 

 

關於英雄: 重傷但倖存,還是寧可陣亡?  

 

關於傷痛: 幻痛,如截肢病人會在被截去的殘肢上感覺的疼痛。 

 

關於受創: 憤怒、個性轉變、自我孤立、對性的態度……、後續反社會行為、報復.........。 

 

心理醫生對受傷的中尉說: 你無須害怕同情,但寂寞就值得畏懼。

   

中尉說: 受傷後,只有這一件事我越來越擅長......, 學著去適應。

   

戰爭取決於人心,受傷中尉的戰場,存在於他的心中。  

 

饒富趣味,這次米涅一口氣安排了三位心理醫師登場,但人生有「測不準原則」。

 

變色龍如何千變萬化,但他的影子是忠誠的

 

小說分成兩個部分。  

前半段米涅細說一個從伊拉克戰場受傷軍人療傷的部分,特別著重在他的心理療傷層次,還安排了三名心理醫師進場,透過不同個性與處世哲學的心理醫師,以外在不同觀點來看這名受到嚴重創傷的中尉,挖掘出原本感情的舊傷,而受傷、療傷已是普世價值了,是每個讀者不可避免的部分,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與同情。

  

第二部分就是米涅的拿手好戲,混亂與多層次並行,看她的小說必須很當心,需要在混亂中自己發掘、組織起事實的架構,否則一恍神,就忽略了重要的線索,她的答案一向在最末幾頁才會給你。 她也相當程度的玩起與讀者的互動,在她的敘述中,讀者會在心中發展她呈現的片段。  在多層次與混亂中,米涅談到了街頭遊民、蹺家少年、同性戀、吸毒者、夫妻間感情的強者與弱者、自我感情調適………,這些在命案發展的過程中一一呈現,米涅眼睛的焦點經常擺在社會的邊緣人。

  

最終,破碎凌亂散落一地的,也許正是我們的寫照,掩卷輕嘆!

 

心得見:http://bally1018.pixnet.net/blog/post/13147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快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