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歌          

 

我是在國二時迷上閱讀,當時正值慘澹的青春期,閱讀彷彿是一扇門一道出口,拼命以閱讀餵養當時蒼白的靈魂,囫圇吞棗看了許多世界文學名著。年少當時真的看懂了嗎?恐怕連欣賞都談不上,記得懵懵懂懂中,最喜歡赫曼.赫塞的《徬徨少年時》,「徬徨」二字正好替青春期的抑鬱寫下注腳,藉著閱讀追隨他「自我追尋」的腳步,探索生命的神秘和未知,想藉此望向不可見、也遙不可知的未來。當時接著看了《生命之歌》,多年後重新閱讀,彷彿與老朋友重逢,一起回頭看,回味青春期的苦澀和追尋的腳步。

 

 

經典新版,新譯本是首度德文直譯本。小說內容描述作曲家庫恩的自我追尋之路,途中他因年少輕狂的意外變得自卑抑鬱,而後結識個性與才華都如魔鬼般的演唱家莫德,兩人成為好友,與另一溫柔善良女子歌特蘿德的三角戀情故事,也關於友情與人生追尋……

 

 

多年後閱讀《生命之歌》,令我聯想起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前者是作曲家的故事,後者是畫家(以高更為原型)的故事,兩者主題都是關於藝術創作、生命追尋和自我探索,都刻畫深刻,獨特而有魅力。看《月亮與六便士》像是在窺視別人的靈魂,一不小心會想起自己的靈魂,看《生命之歌》是正面衝突,像看自己內心深處的靈魂在說話,悲與喜,寂寞與狂亂、痛苦是如此真實,真實到讓人心痛。庫恩的角色彷彿投射內心最卑微的自我,寂寞無助,百般掙扎尋找生命的出口;莫德的角色彷彿投射最張牙舞爪的魔鬼,充滿自我毀滅的傾向與悲劇。閱讀某個當下,我忽然覺得兩人是同一個原我的分裂,分別站在最極端的兩端,對比強烈,各自嘲諷生命,同時令人害怕。閱讀的過程有如真實面對生命中的難堪、掙扎與不完美,需要盡心一一抹平。 

 

生命之歌的果實是圓融,是經過淬鍊後的真理與祥和氛圍,而在小說情節單純敘事曲線不慍不火的結構下,其實過程暗濤洶湧,滿衝突,就像親身經歷生命的種種苦難。若將書中的音樂轉化成真實曲目,我想起莫札特的奏鳴曲KV 304,一般來說莫札特是甜美的,但這首曲目是1778年莫札特經歷母親病危到過世期間創作,曲目中透露悲傷與沉重卻也展現出希望和信仰,帶出深沉的感情,像訴說生命的紛紛擾擾,撥亂反正,最終回到正軌,生命之歌當如是。 

           

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生命之歌 Gertrud

作者: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譯者:柯麗芬

遠流出版 201305月01日發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文學小說 德國小說
    全站熱搜

    快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