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戲                

 

我私下把偵探分成兩種,唯物論偵探和唯心論偵探,恰好符合世界的二分法。唯物論偵探是證據論,證據推理真相,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魅力歷久不衰的傳奇神探福爾摩斯,其實我對從前拿放大鏡追查腳印,現在指紋、DNA、微物證據散發的冰冷氣息,過於講究科學的唯物論偵探興趣低一些,相較之下,喜歡洞悉人性、探索心理深度,以此破案的唯心論偵探多一些,唯心論偵探是人性論,人性困境是我推理小說閱讀饒富興致的部分。

 

所以我喜歡馬戈探長和冷硬派偵探(hard-boiled detective),是冷硬派小說的忠實書迷,馬戈探長和冷硬派偵探是唯心論偵探代表。說來好玩,西默農筆下的馬戈探長幾乎是以福爾摩斯的反面創造出來,馬戈探長的一切正好和福爾摩斯相反,探案時喜歡在巴黎小餐館吃點美食喝點小酒沉思案情,會準時回家吃老婆煮的晚餐,但魅力和阿福相抗衡(英國阿福、法國馬戈)。

 

冷硬派小說源於推理小說美國革命,自此脫離英式古典推理,把偵探小說的定義向外延伸,進入真實世界。達許.漢密特(Dashiell Hammett)、雷蒙.錢徳勒(Raymond Chandler)和本書作者羅斯.麥唐諾(Ross Macdonald)是冷硬派三巨頭,他筆下的偵探盧.亞徹(Lew Archer)公認是「天下第一私探」菲力普.馬羅(Philip Marlowe)的正宗傳人,1949年首登場,出現世人面前。

 

推理評論者經常如此點評與推崇:菲力普.馬羅探索犯罪的外在世界,外部的真實,孤獨抨擊社會共犯結構;盧.亞徹探索犯罪的內在地圖,內部的真實,賦予犯罪小說心理深度(同樣孤獨)。盧.亞徹比較像旁觀者,不像馬羅轟轟烈烈打一場架、親身正面參與,他不說自己,更多時候是聆聽,藉著聆聽勾勒犯罪的心理地圖,地圖深處隱藏人性困境,而行文風格優美,往往還帶有文學的意境。

 

 

 

原書名The Galton Case,直譯是蓋爾頓案,看完後覺得《入戲》書名取得好,入戲太深真假難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小說裡有失蹤、謀殺、愛情、貪婪、遺產、身分認同,情節說得上曲折複雜,轉折處別有含意。其實這些元素並不特殊,在英式古典推理格局裡經常可見,可是在冷硬派大師處理之下很不一樣,別具深意,情節寓意呈現和英式古典推理完全不同的風貌、形式、內涵和本質。若說《入戲》是作者本人最喜歡,也是推理書迷心目中代表作之一,我一點也不懷疑,看看作者麥唐諾的個人親身經歷,三歲喪父,童年是一段貧困無依的悲慘旅程,母親帶著他在加拿大各處投靠親戚,差點淪落孤兒院,是不是和小說裡的小男孩約翰.蓋爾頓很像,作者投注最私密,親身經歷的童年痛苦經驗,遠不止如此,他投注童年悲慘時最真摯的想像,小男孩約翰.蓋爾的想像就是作者童年時最殷切的想像。

 

喜歡小說裡偵探開車載著老詩人去尋人,尋找一個失蹤的年輕人和消失的年代。很有文學意象。

 

一定要特別一提,作者是犯罪小說裡最早書寫童年創傷經驗的作家,把童年創傷和犯罪行為動機連結,現在這樣的模式經常可以在犯罪小說裡看到,尤其是描寫連續殺人犯的小說。個人看了幾本作者的小說,幾乎都有書寫童年創傷,這和作者的親身經歷有關,他處理起來層次分明,以優美的文學承載沉重氛圍,沖淡傷痛,讓讀者在閱讀犯罪者的人性困境與種種掙扎時,依然能品味清新雅致的文學小說,除了冷硬派的殘酷大街、罪惡的黑暗角落之外,看到硬漢偵探盧.亞徹帶領我們拜訪心理地圖,內心世界雖深不可測卻依稀有脈絡可尋。

 

新增後記冷硬派的老讀者會發覺,Ross Macdonald的作品過去出版有: 

《動向飛靶》《地下人》(謀殺專門店) 

《睡美人》《藍槌子》(絕版書) 

除了《動向飛靶》是一九四九年,作者第一本偵探盧.亞徹(Lew Archer)的小說,其餘三本都是後期一九七幾年的作品。書友補充另有《 警告逃妻》(上/下) (The Barbarous coast) (1956) 

新讀者讀Ross Macdonald,建議依此順序: 

《入戲》(The Galton Case1959  

《寒顫》(Chill1963 

入戲 The Galton Case

作者:羅斯.麥唐諾 Ross Macdonald

譯者:王欣欣

寂寞出版 201306月27日發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推理小說 美國小說
    全站熱搜

    快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