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男孩2:消失的塔瑪斯【首刷限量「行李箱男孩犯罪檔案夾」書盒】

 

我喜歡《行李箱男孩》,喜歡它帶來的新視野,這裡說的新視野不是指推理與文學的新視野,而是寫實與地域與文化的新視野。推理書迷如我經常著迷在曲折離奇的案情與詭異複雜的機關裡,而《行李箱男孩》令人眼睛一亮,帶來純然的寫實風貌,訴說遙遠北歐國家面臨的種族文化衝突,移民政策(與國際社會接軌),和東歐共產國家解體後,大量新移民(偷渡客)帶來的犯罪問題,這些離台灣遙遠而模糊。小說從人性、心理、社會的角度剖析,而一切回歸人性,令人揪心不已。 

 

翻開《行李箱男孩2:消失的塔瑪斯》,讓人意外的是這系列的主角不是警探,也不是罪犯,而是紅十字會的志工護士妮娜(Nina Borg),她的工作長期關注丹麥收容新移民的角落(煤屋營),這裡是貧與富的交界,是光明與黑暗交接的灰色地帶,是最缺乏關懷的地方。「惡魔一定存在於某處,只挑那些無法反擊的可憐人下手」,非常悲哀,正是這裡,沒有身分、沒有人關心、沒有反擊能力的弱勢,而妮娜自身一團混亂,有她自己的煩惱與困擾,但拯救世界似乎是妮娜唯一的救贖,甚至為她的家庭帶來危險。 

 

這回《行李箱男孩2:消失的塔瑪斯》Invisible Murder (Nina Borg #2)(直譯無形的謀殺)的觸角伸向羅姆人,羅姆人(Roma)即吉普賽人,現代認為吉普賽一詞源於歐洲人對羅姆人起源的誤解,因而正名。桑多和塔瑪斯是一對居住在匈牙利的同母異父羅姆人兄弟,哥哥桑多很幸運,自身也很努力,在布達佩斯攻讀法律博士學位,但他不敢面對自己是羅姆人的事實,弟弟塔瑪斯生活在匈牙利貧困的老家。某日,塔瑪斯在匈牙利的蘇聯舊營區發現一物,這驚人的發現可以讓塔瑪斯與家人生活大為改善,他在網路上找到丹麥買家,攜帶該物偷渡入境,卻引來丹麥國家安全局大為緊張。

桑多收到弟弟塔瑪斯的簡訊:「快來救我……我快死了」,他義不容辭偷渡丹麥拯救弟弟;妮娜收到組織訊息,前往丹麥某修車廠探視生病的羅姆人,三人的命運意外交會

 

 

上一集《行李箱男孩》描述舊東歐共產國家解體後的失序,說來令人難過,某些是為了生存之惡,第二集描述羅姆人的困境,查資料時在維基百科發現:「在東歐共產主義時期,東歐各國由於實行計劃經濟,羅姆人在就業方面障礙較少,但後來東歐轉為市場經濟以後,羅姆人失業問題愈顯嚴重。這造成了針對羅姆人的歧視加深,同時也創造了社會隱患」。這正是《行李箱男孩2:消失的塔瑪斯》的寫實風貌,從國際局勢變化中,從社會最弱勢最陰暗的角落描述,從貧與富的差距看見人性,讓人糾結與不捨,世界何其不公不義,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行李箱男孩2:消失的塔瑪斯》的基調為種族問題與人性,丹麥人接受新移民,但新移民如中東國家移民不願意融入歐洲人的價值觀(宗教因素),甚至價值觀互相衝突,導致新種族主義興起,歧視外來移民,雙方衝突愈演愈烈,造成新的重大問題(如2011年挪威血腥大屠殺,77人慘死的世紀悲劇),這問題目前還是無解,在種族問題背後也許是貧富之間的差距,也許是強勢與弱勢之間的對立,但在種族差異之間,人性是相同的,人與人之間的溫度不會因此而改變。《行李箱男孩2:消失的塔瑪斯》帶來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探討人性,劇情曲折,極其寫實,和第一集互相呼應。

 

延伸閱讀:讀北歐推理小說《行李箱男孩》 

 

行李箱男孩2:消失的塔瑪斯 Invisible Murder (Nina Borg #2)

作者:琳恩‧卡波布、安奈特‧斐瑞斯 Lene KaaberbølAgnete Friis

譯者:鄭郁欣

馬可孛羅出版 2014/10/04發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推理小說 北歐小說
    全站熱搜

    快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