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壇素來有追求「偉大美國小說」的傳統,作家莫不以此為追求目標,《金翅雀》(The Goldfinch)是2014年美國普立茲小說文學獎得獎小說,符不符合「偉大美國小說」?我想需要時間考驗,但可以肯定的是接近了。作者唐娜‧塔特(Donna Tartt)十年磨一劍,花12年時間創作《金翅雀》,鋪陳描述,精雕細琢,精心塑造每個角色,打造每個句子與隱喻,讓文字展現絕美風華。事實上若攤開所謂「偉大美國小說」書單(大約十年出現一本),大多以老派口吻敘事,也就是說回歸傳統,不以文學技巧炫技,而以主題內涵取勝,切中時代精神,《金翅雀》符合以上,作者創作同時享受寫作。

 

 

《金翅雀》是一本狄更斯式的小說,或說後現代的狄更斯,讓我莞爾的是應該這麼說,當狄更斯小說裡的角色來到現代美國,並遇見舊俄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裡的人物,以麥田捕手的風格追尋,刻劃細膩深刻,充滿文學韻味。小說描述13歲的男孩席歐與母親在紐約的博物館觀看文藝復興時期荷蘭名畫時,突然遭遇恐怖爆炸攻擊,席歐是倖存者,並意外偷走一幅名為「金翅雀」的17世紀荷蘭名畫,他從此走向狄更斯式的孤兒命運旅程,一如《孤雛淚》與《遠大前程》…。

 

 

 

 

 

小說以往昔的美好開始,旋即破滅,以迷失墮落為繼,幾經波折,經歷困頓,最終以救贖告終,小說展示現代文學式的生存場景、變遷與挫折,宣示對美好生活與自我的追尋,從另一面來說,亦是追尋生命的出口。作者唐娜選擇以寫實主義之富饒豐厚傳統創作,我私下這麼看,《金翅雀》接近最高形式的「文本互涉」,它不是直接引用其它文本,而是從狄更斯、舊俄小說、麥田捕手裡擷取養分,滋養小說,精心描繪一個現代文學故事與心路歷程,過程充滿跌宕起伏的意外與其他種種鮮明的角色,互相交會。饒富趣味的是作者表示,開始創作本書兩年後她才看過金翅雀這幅畫,可見想像力之於創作的重要。

 

 

「金翅雀」是荷蘭畫家卡雷爾•法布里蒂烏斯(Carel Fabritius)繪於1654年的荷蘭黃金年代名畫,畫家卡雷爾死於著名的台夫特軍火庫爆炸案(一如小說裡的母親),此畫目前收藏於荷蘭海牙Mauritshuis美術館。仔細欣賞這幅畫,會發現金翅雀被腳鍊鍊住,無法飛翔,是否暗示小男孩席歐也被命運的腳鍊鍊住,生命縱然美麗,有時卻被命運的腳鍊束縛;縱然被命運的腳鍊綑綁,也不能掩飾金翅雀的美麗。也許每個人心裡都有「金翅雀」,它不一定是幅畫,而是一個記憶一個信念一個想法,能讓生命在迷失困頓時綻放光芒,閱讀《金翅雀》彷彿深刻走一趟生命的低迴與感動,深深打動讀者的心。

 

文壇八卦:文如其人?作家本人與作品有時有極大的出入,例如狄更斯的作品以悲天憫人被世人稱道,他本人出身貧窮,功成名就後卻頗為勢利;杜斯妥也夫斯基本人與小說形像更大不相同,極端惹人厭惡,身邊沒有一個人不討厭他,他的一位密友曾經這麼說,如果他只是討人厭也就罷了,偏偏他還是個天才,二者相加,簡直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金翅雀 The Goldfinch
作者:唐娜‧塔特 Donna Tartt
譯者:劉曉樺
馬可孛羅出版 2015/07/30發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文學小說 美國小說
    全站熱搜

    快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