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廳

 

獲得英國2009年曼布克獎的小說《狼廳》,是場歷史大戲,敘述英國都鐸王朝(14851603年)第二任國王亨利八世(14911547年)在位的時事,小說主角正是湯馬斯.克倫威爾(Thomas Cromwell14851540年),首席國務大臣,透過他的視角闡述這段歷史。 

 

閱讀時,沒多久我就先放下書本,重新看英國歷史,幫助我進入小說的情境裡,小說前面南方朔與李若庸先生的兩篇導讀都很棒,清楚且說到重點,很能幫助讀者進入歷史裡。我整理一下我的筆記:

  

英國是與歐洲大陸隔海相望的島國,歷史發展上和歐洲大陸的諸多國家不盡相同,距今約2400年前,克爾特人來到英國,沒有像羅馬那樣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有血緣關係的各部族散居在各地區,英國的氏族傳統仍然延續至今,所以英國有那麼多家族。 

1066年,被稱為征服者的諾曼地公爵威廉一世征服英國,成為英國國王,諾曼地在法國西部,諾曼居民是維京人,曾經多次侵略法國,因法國國王不堪侵略,協議讓維京人居住在此,經過100年後,諾曼的維京人已經是地道的法國人了。彼時的威廉一世是英國國王,同時是法國的諾曼地公爵,英國國王和法國國王成為君臣關係,開始了英法之間多年的歷史恩怨情仇,也是後來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年)的原因之一。 

英國貴族利用國王不得民心式微時,逼使國王(約翰)簽下「大憲章」(1215年),限制國王權力,擴大貴族、大臣的權力,1265年召開第一次議會,有了英國國會的雛型,從此英國歷史上也不斷上演國王與貴族爭權的情形。

  

玫瑰戰爭(14551485年)是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英格蘭王位而發生斷續的內戰,貴族之間的權力爭奪戰,最後造成貴族自身的滅亡,贏家是蘭開斯特家族的遠支──亨利.都鐸,登上王位(稱亨利七世),建立都鐸王朝,開始了英國歷史上享有最大王權的絕對王權時期,亨利七世迎娶約克家族的伊麗莎白為妻,結束玫瑰戰爭,從此兩大家族都效忠亨利七世。 

玫瑰戰爭後,封建貴族的數量銳減,產生了新的階層填補空位,人稱這階層的人為紳士(gentleman),平民敞開了權勢的大門。

  

亨利八世18歲繼任英國國王,在位38年(15091547年),非常受到後人所注目,有豐功偉績,也有風流韻事,他先後有過六次婚姻,其中有兩個老婆是被他下令斬首,他帶領英國脫離天主教,信奉英國新教,在政治上取得絕對的權力,經濟上也把財富從教會還給政府(當時英國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在修道院手上),影響英國非常深遠。 

 

 

《狼廳》主要敘述1529~1535年(亨利八世38~45歲),此時國王亨利八世因未有子嗣繼承王位,欲與凱瑟琳王后(西班牙國王的妹妹)離婚,樞機主教沃爾西未能辦好國王交辦的離婚案,遭罷黜下台,主教的忠實手下克倫威爾趁勢崛起。羅馬教廷不允許亨利八世離婚迎娶安妮.傅林,克倫威爾幫助國王進行宗教改革,脫離羅馬教廷,迎娶安妮.傅林。他從出身寒微的鐵匠之子到權傾一時、呼風喚雨的首席國務大臣,雖然最後仍遭國王秘密處死(1540年),他傳奇的一生在英國歷史上是空前的,但是對照湯瑪斯.摩爾輔國良相為國而死的形象,他一直被視為弄臣,還背負陰險貪婪的酷吏形象,評價兩極化希拉蕊.曼特爾(作者)細膩地重現這段歷史,立體寫實,用克倫威爾為主角,重新看待這段歷史。 

 

對愛看歷史小說的我來說,這真是難得一見的佳釀,最難得的是整體重現當時的社會氛圍,清晰描繪出當時歐洲複雜的局勢,從英國、法國、西班牙、羅馬教廷之間詭譎情勢,國王與貴族之間的關係,到第二任王后安妮.傅林的工於心計,樞機主教沃爾西的一夜風雨牆倒瓦破,湯馬斯.克倫威爾的一步一步崛起,都十分傳神精采。我特別留意當凱瑟琳王后被判決婚姻無效,失去后冠時,她的女兒瑪莉公主被貶為平民時的心態變化與心理影響,瑪莉公主後來成為英國國王瑪莉一世(都鐸王朝第四位國王),她曾下令燒死約300名宗教異見人士,此舉為她得來「血腥瑪麗」的稱號,這些強烈殘酷的性格是否是受這段時間所影響,有空我真想研究一下。 

 

延伸閱讀:讀《美人心機》,風流已被風吹雨打去,回首仍是驚心動魄

讀《伊莉莎白一世的情人》

 

狼廳

作者: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

譯者:廖月娟 

天下文化出版 20100624日發行

arrow
arrow

    快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