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一個下午,我在咖啡館裡和一位久未見面的老朋友聊天,聊的盡興,兩人分別喝了三杯咖啡,回家的路上,心情舒暢精神愉悅,突然我驚覺不只是和老朋友見面讓我舒暢,還有連喝了三杯咖啡,咖啡因在我血液裡興奮的流動,一下子有點沮喪,我了解上癮了、中毒了,以後的日子只要連喝兩杯咖啡,都讓我心情愉悅,屢試不爽。一年前的某個晚上,手裡拿著一本精采的推理小說,泡壺茶正享受著,感覺到人生美好,忽然驚覺我淪陷了,怎麼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閱讀推理小說;一本精采的推理小說,竟讓我覺得人生幸福,唉!只能說咖啡和推理小說是會讓人生淪陷,徹底上癮、中毒的。
台灣的推理小說閱讀,一向偏好日系口味,應該是日系推理小說對台灣的讀者來說,文化相似,較易理解,接受度高,佔了出版的大宗,所以嗜讀歐美推理的我,得知「狄埃爾&巴仕可」警探系列要出第4本中文版新書,挺開心的,心裡已經偷笑了,這對寶貝「反差搭檔」,狄埃爾這個死胖子又要出來橫衝直撞,危害人間了。以前,當閱讀上習慣了冷硬派的硬漢偵探作風,現代推理小說伺候著好萊塢電影的節奏,對閱讀古典推理漸漸感到不耐煩,直到幾年前看了雷金納.希爾的《兒戲》,我才重新體會,原來劇情緩慢鋪陳也可以趣味盎然,古典與現代可以如此交錯,希爾的深厚文學底子,縝密的佈局,穿插縱橫的英式幽默,重新讓古典推理有現代的視野。
我查了一下雷金納.希爾的「狄埃爾&巴仕可」警探系列,台灣出版的原創作年份:
《兒戲》 1987
《地之煉》 1988
《骸骨與沉默》 1990
《走進天堂前的最後一站》1998(跳過了好幾本)
《走進天堂前的最後一站》本質是沉重的,若不是狄埃爾、巴仕可、魏爾德這「三位一體」的寶貝,各盡本能地努力耍寶演出,加上希爾深厚的文學功力沖淡,小說可能悲傷的難以下嚥。
15年前,丹恩谷村正面臨遷村建水庫,適時3名金髮小女孩失蹤,失蹤女孩的父母傷心欲絕,而刑事主任胖子狄埃爾束手無策。 15年後,當地又失蹤了另一名金髮女孩,胖子狄埃爾得重新面對當時的窘境……。
這回,個性粗魯的狄胖子老實多了,約克夏郡的鄉下人都記得上回他沒破案,優雅的巴仕可探長有他自己的煩惱,魏爾德隊長更「溫柔」了,時間再度慢慢走了4天,4天交織了各自的煩惱、悲傷和小小的歡笑,還有15年的重量。
書裡陳述有一本小說《天路歷程》裡說,進入天堂前的最後一站,也叫碧烏拉荒地,在那裡,陽光日夜普照。和現實裡小女孩失蹤的地方相同地名,上帝總是高深末測,隱喻和反諷嫻熟並用。
巴仕可心裡想:雖說最後能讓你上天堂的是信仰,而不是你的工作表現,但你總不能因為缺乏信仰就放棄工作吧?
看來上帝不是個功利主義者,可是真惱人,祂是個偏執狂。
(好奇問一下,信心和信仰,哪一個重要?)
「人生真是一場爛戲,是吧,魏爾德?」狄埃爾疲累地說。
「是啊,長官,而且最後我們全會死。」魏爾德答道。(大笑)
走進天堂前的最後一站 On Beulah Height
作者: 雷金納.希爾
譯者:柯清心
遠流出版 2009/11/27發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