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刃》是日本第51屆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品(2005),江戶川亂步獎的應徵稿件以未發表者為限,從第三屆開始成為專門鼓勵新人作家的獎項,日本不少推理名家的寫作生涯都是從江戶川亂步獎出發;國內出版社陸陸續續出版了不少本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品,閱讀時有些早期作品還感覺到筆法略帶青澀,但教人覺得青澀的筆法也是一種美,那是創作的初衷與純真。
翻開《天使之刃》,文筆和敘事曲線都很成熟,看不出是作者首作,現在時空背景不同,很多作家出道時文字就鍛鍊得很精練。主題伴隨故事展開,小說以少年犯罪為主軸,描述數年前,主角檜山貴志的妻子慘遭三名少年殺害,留下襁褓之中的女兒愛實與他相依為命。數年後,三名少年犯之中的少年犯B(因少年法,不得透露少年身家資料)遭割喉身亡,檜山成為嫌疑犯。
檜山猶在傷痛之中,對當年殺妻之恨恨之入骨,對「少年法:未滿十四歲者的行為不予處罰」,莫可奈何,甚至連少年犯姓名、案情、動機都不得知,檜山曾經憤憤不平放話:既然國家不處罰他們,那我就親手把兇手殺了。
隨著時間沉澱和少年犯B遭殺害,檜山有了不同的想法,少年犯的保護更生是否有用,是否真的為自己所犯的錯誤付出代價。他展開調查,一方面好奇想知道,一方面也爲洗刷自己的嫌疑,沒料到事情演變愈演愈劇,其中有什麼隱情……。
《天使之刃》作為犯罪小說,在推理情節上利用了「少年法」的盲點,不得公開案情,且少年法庭沒有檢察官對加害人求刑,只有法官、調查官、少年輔佐人、少年監護人,充滿保護意味,相對在調查刑案的力道就薄弱許多,比一般刑事法庭更容易犯錯;在故事核心意義上,藉著小說議題突顯「少年法」的問題和爭議;另一層面也延伸到被害者家屬的心理,就如主角檜山心中的不平:
「為什麼光憑「身為少年」這一點就能減刑?對被害者而言,無論加害者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失去的東西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為什麼從死於未成年加害者之手的那一刻起,被害者的生命價值就此減低」?
關於少年法,日本與世界其他地方都存在相同的爭議,那就是少年法「嚴懲派」和「保護派」的差異;少年比起成年人更具「可塑性」,希望以教育矯正錯誤,代替處罰,但總是一體兩面,這觀點確實相對於受害者這方顯得不公平,小說娓娓訴說一則兩難的故事。
當主角檜山嘗試了解少年之家的更生情形,讀者隨著小說進入另一層面,跟著檜山一起思索關於贖罪與原諒,更生的字面意思指犯罪的人出獄後能夠重新融入、貢獻社會,受害者和加害者雙方都會問,要做到什麼程度才夠?犯錯很難抹去,即使在少年法保護之下,沒有留下前科紀錄,但必定留在心中,直到贖罪與被原諒。
以上這些,在繞過小說情節,缺乏故事滋潤和戲劇張力衝擊下,會顯得過於嚴肅,閱讀時其實不然,自然而然伴隨著小說情節發展,拍打心中柔軟的部分,看著人性,小說利用少年法的死角埋藏一個曲折的故事,讓人看到黑暗,同時也看到光明,結局轉折更令人吃驚與不捨。
天使之刃 天使のナイフ
作者:藥丸岳
譯者:劉姿君
高寶書版出版 2012年10月31日發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