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國內某位政治人物受委屈被逼到牆角,當形勢比人強時,他只能含糊地說「給個說法」吧。其實我還蠻喜歡這個「說法」,只要不是太匪夷所思,我還能接受。世界啊,請「給個說法」!當說話這件事從「說給這個世界聽聽」,退守到「和這個世界談談」,最後老莊哲學油然而生得失榮辱不驚,做個春風秋月等閒度的旁觀者,「聽聽這個世界怎麼說」。此刻,韓寒在說,我在聽,世界依然是世界。
韓寒,這名字突然佔領媒體版面,還是二○一○年美國《時代》雜誌選「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中國新生代代表人物。他想和世界談什麼?是青春咕咕叫,還是裝老成?是犀利的批判,還是花自飄零水自流的聲音?我很有興趣聽聽。
小說的內容不複雜,男主角開著一台一九八八年出廠的旅行車上路,去接一位從監獄出來的朋友,1988(這輛車的名字)正是這位朋友從報廢中修復。路上邂逅懷孕的妓女娜娜,他們訴說彼此人生的故事……。看完我直覺想到「公路電影」(Road Movie),【我倆沒有明天】【末路狂花】這種,這是本公路小說,二條不同的人生道路在此交會,尋找生命的出口。
娜娜是最底層卑微的妓女,還懷上不知道哪位恩客的小孩,階級有尊卑,生命其實沒有貴賤,在命運的捉弄下我們都一樣賤,一樣無能為力。我很欣賞她坦蕩磊落的個性,她抱著「一日為雞,終身是雞」的想法,好好做妓女,好好栽培肚子裡的小孩,作妓女也不忘向上,夢想是從「洗頭店」的妓女進步到「桑拿中心」(那怎麼了,至少我一心要往高處走)。
相較之下,男主角不是烈士,是一個思考者,像是扮演「總要有人負責數屍體」的角色(Somebody's got to stay here to count the body),他自己說:
我的血液是溫的,我總是喜歡看見那些熱血的人們,我希望我成為他們中的一個。當我在發呆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思考了,當我在思考的時候,他們已經行動了,當我行動的時候,他們已經翹了,然後我又不敢行動了。翹了的他們就成為我生命裡至高的仰望。
男主角回憶生命過往,印象深刻總是個性鮮明強烈的角色,如丁丁哥哥、兒時玩伴十號、第一次動心的女孩、第一個女朋友…,這些角色構成他的人生,也撐起整本小說,角色穿插對比,高低起伏,讓人細細咀嚼。如果雞蛋裡找骨頭的話,我嫌角色還不夠荒謬,真實人生也許更荒謬。
小說講的也是「存在」的故事,不管命運如何翻騰嘲弄,我們仍舊得存在,存在是最真切的事實。「上路」意味結束一段旅裎,即將開始下一段新旅程,眼下開著「1988」這段旅途,是生命裡一個短暫的凝思與想望,是為尋找更堅強的勃勃生命力。
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作者:韓寒
大塊文化出版 2010年11月25日發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