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逃亡者》會有種錯覺,好像自己也在逃,命運之神在後面追捕,不停的逃,拼命的逃,喘不過氣,用盡心思卻無處可逃。說下去會有種偏執,我們用繁華掩飾人生的荒涼,用逸樂掩飾窘迫,其實能逃到哪裡去?
小說從女主角殺人開始,殺人的原因勾起我血液裡的推理的因子,話說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的成名作《火車怪客》,兩個在長途火車上萍水相逢的人決定交換,兩人互相為對方殺掉所恨之人,因萍水相逢讓命案無從查起。這裡有小小的巧妙移植,兩個被家暴的女人,決定交換互相爲對方殺掉丈夫,友竹智惠子莫名其妙的殺人,莫名其妙的開始逃亡,法律追訴期15年(後來日本法律改為25年),雖說原因很明確,也很悲苦,我總有莫名其妙的感覺,就像人生的荒謬。
你願意為自由犧牲多少光陰?
如果幸福終究遙不可及,你是否會作出相同的選擇?
十五年的時光,對某些人而言一下就過去了。
對某些人而言,這五千多個日子每一天都是無止盡的折磨!
小說四分之三的篇幅描寫逃亡,追捕她的是一位對人生態度戰戰兢兢的中年刑警,對智惠子從他手中逃掉視為奇恥大辱,誓必逮捕她歸案。更可怕的是智惠子有黑道背景、神通廣大的丈夫,他不是追捕智惠子,而是想直接殺了她。逃亡的過程千鈞一髮,驚心動魄,裡面有命運的捉弄,有人生的無奈,更有「可憐身是眼中人」的感受。
躲藏在大城市好,還是躲在不知名的偏僻鄉下好?當女主角智惠子在火車站傷神時,我很緊張,一直替她想,彷彿要替她做決定,大隱於市,小隱於野......(喂 又不是你在逃),只能說作者描述太逼真,讓人一整個融入小說裡。其中幾次,她安定下來工作,幫了店家老闆好些忙,當店家老闆知道她被通緝有賞金時,就出賣她,我心裡隱約有一種遭到背叛出賣的感覺。私下想,他們是為正義的義務還是為賞金的誘惑?如果是我會怎麼作?不過很確定,我討厭這種假正義的道貌岸然,我會用自己的眼睛判斷,不想讓世俗的體制駕馭我。逃亡的漂泊最讓人傷心的是,其實有點像某種人生情境的放大,擁有的幸福是借來的,眼前的安逸是假象,是鏡花水月,她只是個過客,只能不停的逃。
書訊上透露,本書背景為1982年的「松山市酒女兇殺案」,福田和子逃亡了5459天,在法律追溯期(15年)屆滿的前三週(1997年)被捕,真有其事,作者以此案為雛型。本書作者折原一以將敘述性詭計呈現在本格推理作品,和旅情、驚悚推理享譽日本推理文壇。《逃亡者》一書完全包含了這三種元素,小說最後有轉折,讓小說除了逃亡的過程,還有詭計的樂趣,喜歡與否見人見智。逃亡的過程太精采,讓我揪著心閱讀。
逃亡者
作者:折原一
譯者:葉小燕
高寶出版 2010年12月22日出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