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犯罪小說在國內有點妾身未明的味道,不像偵探小說受歡迎,偵探和罪犯是推理小說天平的兩端,推理小說問世一百三十多年來,推理作家無不用盡巧思想寫出創新的詭計和偵探辦案的新局,但很難太容易重複,於是有作家心思往天平的另一端移動,描寫罪犯犯案過程,形成犯罪小說,是推理小說的重要支派。犯罪小說經常描寫殺人,用「謀殺專門店」詹店長的話說:如果你讀的推理小說還不算多,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呃,有點,有點擾人(disturbing)。是的,死亡蠢蠢欲動,你將會在犯罪小說裡窺視靈魂中黑暗的一面。
《命運晚餐》正是一本懸疑驚悚犯罪小說。整本小說描述一頓晚餐的時光,隨著赴約到餐廳的途中、等待、點菜、前菜、主菜、中途休息、餐後甜點、結束,保羅的思緒娓娓說出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和正在發生中的情節。
原來保羅意外在兒子米榭爾的手機裡看到一段影片,社會上鬧得沸沸揚揚的青少年凌虐女遊民致死的事件,兇手竟然是兒子米榭爾和侄子瑞克,這個意外窺視終止了他彌足珍貴的幸福。保羅震驚之餘接到哥哥賽吉的晚餐邀約,正是要討論米榭爾和瑞克的行徑,哥哥賽吉是公眾人物,反對黨領袖,也是下一屆荷蘭總理的熱門候選人。保羅竟然發現妻子克萊兒知情,哥哥嫂嫂知情,只有他被瞞在鼓裡......。
這場家庭晚餐地點選在知名餐廳,以精緻菜餚聞名,保羅和妻子、哥哥與嫂嫂原則上要討論彼此兒子共同犯下引起軒然大波的罪行,卻各懷心機,各有各的權謀,用餐中彷彿山雨欲來風滿樓,張力飽和,一觸即發,又滿佈詭異的氣氛。《命運晚餐》最特別的是敘事曲線,富麗堂皇的從家庭親情切入,珍惜經歷種種風波、得之不易的幸福,引用托爾斯泰小說《安娜.卡列妮娜》的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當讀者隨著作者的腳步一步一步深入,逐漸感覺偏執、緊張、不安、怪誕,赫然驚悚萬分,驚覺是敘述性詭計,但已不能回頭,只能跟著主角偏執的心態內心起伏,欽佩作者寫作佈局、引君入甕的功力。一方面珍惜家庭親情,一方面考驗道德的界線,探討親情、誠實、背叛的灰色地帶,人性的扭曲、變形、心機、算計、偏執、謀殺,讓讀者繃緊神經,緊張異常,坐立難安。
小說跟著主角保羅回憶,展現深入的社會觀察,這也是小說最難得之處,既病態偏執又清醒真實,尤其關於政治人物和體制的諷刺真深得我心,其實每個人都是政客,任何事無關內心感受,只求外在形象加分。米榭爾就讀中學的校長象徵體制,被沉重的體制深深壓抑,進而衝撞體制,痛毆校長。小說種種觀察,請不要怪保羅生病偏執,畢竟正常如讀者你我,不敢那麼誠實,不是嗎?
命運晚餐(Het Diner)
作者:荷曼‧柯赫(Herman Koch)
譯者:葉淑吟
皇冠出版 2011年07月25日發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