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後的狄更斯      

 

在我的私人閱讀裡,若要選出喜愛的經典文學作家,我毫不猶豫想到狄更斯和珍奧斯汀。狄更斯的小說歷久彌新,深受世人喜歡,原因和他關心底層人民的生活相關,狄更斯對貧苦的人有很深的感情,作品深入下層社會,批判反映現實,懲惡揚善,好人歷經千辛萬苦,最後苦盡甘來,還世界一個公道,給和命運辛苦搏鬥的讀者無限安慰和安心。

 

這些就彷彿是狄更斯本人的寫照,他12歲時,父親因債務問題鋃鐺入獄,全家人隨著父親遷至牢房居住,狄更斯因此被送到倫敦一家鞋油場當學徒,每天工作10個小時,少年時期生活艱苦,飽嚐人生辛酸,看盡人情冷暖,而後雖重返學校,但狄更斯並沒有機會接受很多正規教育,基本上靠自己苦學自修,輾轉進入報館工作,成為《晨報》的國會記者,最終揚名世界。作品《塊肉餘生述》即是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深深打動世人的心。他的墓碑上如此銘記: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

 

 

 

 

《最後的狄更斯》分成幾個面向描述:狄更斯去世前兩年,最後一次踏上美國新大陸,展開巡迴公眾朗讀會;重現1870美國波士頓和紐約出版商的概況,書商橫跨大西洋,追蹤最後遺作的蛛絲馬跡,你爭我奪的陰謀好戲;另一個面向拉開視野,描述狄更斯的兒子在英國殖民地印度查緝走私鴉片。這三個面向最後都指向一個主題──狄更斯未完成的最後遺作《德魯德疑案》(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恰好《德魯德疑案》是本偵探小說,小說的結局和消失的手稿(如果有寫完)形成雙重謎題的格局和趣味。 

 

當美國書商奧思古帶著簿記小姐芮貝卡,爲了挽救搖搖欲墜的出版社,千里迢迢橫渡大西洋到英國追蹤《德魯德疑案》的結局,他彷彿遇見書中的場景、人物,走進故事裡,此時給我最大的驚奇,眼看走進故事裡,即將演繹《德魯德疑案》另一個版本的明媚風景,真實世界中未出現的高潮,這時理智讓作者踩煞車,點到為止,改打安全牌。這大概是所有歷史小說的宿命,不管推測揣想的過程如何波濤洶湧,最終殊途同歸走向唯一的結局,那就是既定的歷史事實,鮮少有小說能挑戰歷史。我其實很想看作者挑戰《德魯德疑案》結局。

 

另一個有趣的畫面是,作者既隱喻又高明的把簿記小姐芮貝卡塑造成女性版狄更斯,在苦難中孤獨艱苦奮鬥,放進女性意識,堅定相信人性光明的一面,十分牽動讀者的心。整個來說,《最後的狄更斯》古典格局與現代意象交錯,勾勒出時代的氛圍,陰謀機關設計巧妙,過程曲折驚險,抓住讀者的心。若存心挑剔,只是結尾過於四平八穩,沒能挑戰《德魯德疑案》的結局,讓我有點小小不滿足。 

 

最後的狄更斯 The Last Dickens

作者:馬修.珀爾 Matthew Pearl

譯者:陳雅汝 

商周出版 20111007日發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快雪 的頭像
    快雪

    快雪 閱讀誌

    快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