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mov 真是名不虛傳,舉重若輕輕輕鬆鬆就帶領閱讀者進入他龐大架構的未來世界。
冰冷冷的科幻小說卻充滿了溫暖的對話,隱藏了古典的哲學問題。
(這有點像在星際飛行時聊天,談到17世紀時乘帆船在太平洋上航行)
一場謀殺案,震撼兩個世界!
科幻大師艾西莫夫Asimov打造「科幻推理」,創造出未來刑警貝萊與機械人丹尼爾這對不可能的拍檔,追查治外領地「太空城」的精神領袖兇殺案,高度敏感的政治事件,關係人類與「太空城」的和平。
我喜歡兩個面向: 一是挑戰各種邏輯思考; 另一是重新思考過去、連結未來。
一件兇殺案,在太空族、地球人與機械人之間,
在Asimov經典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的框架下,挑戰各種邏輯,兇手就藏在三大法則裡。
Asimov經典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
一 機器人不得 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二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 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三 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 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警探貝萊毫不取巧硬碰硬,氣勢磅礡的挑戰,一而再、再而三,精采絕倫。
另一個哲學問題是人類的困境與出口,人類的問題從不因為處在哪個時空而改變。
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會改變。
小到個人的生存競爭,大到全體人類的生存危機,都是恆古不變,Asimov藉著生存條件危機(糧食等等),未來出口方向?在未來文明的架構下,甚至外來文明(太空人)的思緒裡,重新思考。
思考未來,也檢視現在與過去的連結,深得古典哲學精髓。
書裡充滿了階級意識,是正視問題,還是反諷文明社會?
你認為正義代表什麼?
機器人答覆: 所有法律都能充分執行就叫正義。
我很高興,科技、法律,始終不能取代人性。
(法律不代表正義,可是要如何向機器人說明正義呢?)
正義是什麼?現在的說法似乎太崇高與美化了,原始該是說,以牙還牙,以眼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