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說2007年03月出版,差不多就在此同時,我看到坊間出現了不少德國小說,如《丈量世界》………等等,我猜是過去比較少引進德國小說,這一塊耕耘的空間比較大。
本書是德國「戰後文學」經典,重點擺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對納粹德國社會心態的刻畫與批判,對德國民眾來說有心理治療療效。作者齊格飛.藍茨是德國國民派作家,他的小說多半有地理、鄉土情節,看完這本,別的我也啃不下去了。
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兩個經典對立的角色,「父親」與「畫家南森」,透過他倆的對立關係,讓主題非常明確,就是當國家是錯誤時,到底該對國家的盡忠職守還是不助紂為虐。 我還喜歡小說裡的「另一個視角」,就是透過心理學家對少年犯西吉的心理研究,對整個小說情節清晰與延伸,有很大幫助。 還有西吉的大哥,逃避戰爭自殘,與父親的形象,也產生了很大的對立效果,整個情節平順,翻譯也很流暢。將結尾時,讓書中人物的壓力累積俱增,戲劇張力開始呈現,看的出作者醞釀的用心。
缺點是敘述時拉拉雜雜,進度太慢。 我看不少書友,都把它列為「別人說好看,我卻怎麼也看不完」的書單,有時,剛看的起勁,就開始說些描述景色的話語,不知道是不是和書裡有畫家要描述景物有關,要有點耐性才能讀完。雖然小說敘述進度不是最重要的,我還是喜歡看進度明快的小說。 小說裡經常利用主角小孩西吉的敘述呈現情節,讓讀者自己判斷,但講了太多的景物描述,反使主題不夠清晰,模糊了焦點,也讓敘事者西吉的個性太模糊,敘述口氣也不太像小孩。(敘事者的個性模糊,在小說創作裡有時很難避免,這樣才能顯得其他角色個性鮮明)
二戰時的歐洲,場景很迷人,我很喜歡看以此為背景的小說。《德語課》的角色塑造很成功,塑造主角個性,是小說最重要的靈魂。
留言列表